而现在,鲁尼利亚王国无疑是想要利用自己最后的力量和蓝羽军争夺一番了,时间拖得越长,对于鲁尼利亚来说,形势就越不利。
“洛拉要塞的情况怎么样?”杨夙枫淡淡地说道。
“洛拉要塞还掌握在提兰戈莱的手中。暂时驻军还是两万人。”袁映珞回答。
杨夙枫头,他不认为鲁尼利亚王国还有力量主动挑衅蓝羽军,除非他们真的联合起来。而对于他们所组成地联盟,杨夙枫也怀疑他们的效力,三四月份还在打生打死的他们。能够真心真意的配合默契吗?这是不可能的,不同床异梦借刀杀人就已经很好了。
不过其中的一个信息引起了杨夙枫的注意,那就是随着蓝羽军的崛起。他们终于开始意识到火器的重要性,包括曾经以装备火器为耻地鲁尼军队,也重新开始装备了来复枪之类的武器,替换了他们引以为豪的镰刀和斧头。在这些国家和地区势力中间,哈拉雷王国的火器研究无疑是最先进的,他们的军队原来就装备了不少的火器,现在也终于下定决心将军队改造成全部装备火器了,倒是鸯笳王国军队还在顽固的坚持着古老的传统,对于火器不屑一顾。
在这段时间。各国来往于紫川道和格莱美的间谍也明显地增多,他们的主要刺探目标乃是蓝羽军的军事工业和新发明新技术。军事工业方面主要是米奇尔步枪的构造和制作原理,重在子弹的制作工艺流程;而经济方面则集中在水泥、橡胶、塑料等化学工业。凤霏霏既要一手搜集情报,又要一手打压外来的间谍,已经明显的显得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寻找一个专门的人才来负责打压外来间谍的重任。
可是,这个人究竟是谁呢?
苏菲玛韵的遗憾离开并不影响杨夙枫和歌舒蓝对日照城的收复计划,鉴于阿尔伯特已经在日照城森严壁垒,严阵以待,并且在城里面实行了残酷的血腥统治,所以两人都倾向于向日照城发起正面的攻击,营造出不可抵挡的攻击态势,迫使埃德斯特罗姆从十万大山撤军。由于歌舒蓝的部队装备太差,最好的装备就是缴获的几十支来复枪,想要攻击这样的坚城,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此,主要攻击任务还得蓝羽军来承担。
天元1728年6月6日早上,蓝羽军正式向日照城发起攻击。
从望远镜里面看过去,日照城乃是一座杨夙枫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坚城,它高高地矗立在山腰之上,城墙足足有十多米高,六七米宽,或许只有扶风府的城墙可以比拟。它居高临下的控制着战略要道,弓箭手从城墙下可以虎视眈眈的打击每一个靠近的敌人。迫击炮的炮弹落在上面基本上知识一个白印,不过对于敌人遍布于城墙之上的弓箭手的确是很好的杀伤武器。
但是,蓝羽军只是单纯的炮击,并没有步兵发起冲锋,连续好多天都是如此。炮击虽然对弓箭手造成了不小的伤亡,但是对于塔林王国军队的主力还是没有太大的损伤。这令阿尔伯特感觉到不妙,他知道蓝羽军一定还有其它的用意。果然,他很快就发现,原来蓝羽军采取的是挖掘地道的办法。
对于挖掘地道,阿尔伯特当然不会陌生,日照城也有完善的对付地道的措施,他立刻采取了相应的办法,封锁了其中几条主要的地道,对于一些零零散散的威胁不大的,则没有加以注意,在他看来,从那些小地道里面即使能够进来人,也会被塔林军队的甲胄武士们所斩杀。他们憋闷得太久了,正好有机会活动活动筋骨。但是他没有想到,就是自己的一不小心之间造成了日照城的不可预计的后果。
夕阳西下,杨夙枫亲切的拍了拍歌舒蓝的肩膀,表示对他的辛苦工作的感谢。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都是歌舒蓝亲自率领苏克罗人负责挖掘地道,为了掩藏埋藏炸药的主地道,他们还开挖了更多更宽的地道,近三千人整整挖掘了五天,的确辛苦了。
杨夙枫若无其事的轻描淡写的说道:“阿尔伯特要飞起来了。”
歌舒蓝期待的看着前方高耸的日照城的城墙。
随着杨夙枫一声令下,轰然一声巨响,整个苏克罗大地都仿佛震动了一下,日照城的南门升腾起一朵黑黑的蘑菇云,笼罩了整个天空,阳光全无,天地间灰蒙蒙的一片。在巨大的轰鸣声中,近百米长的城墙都坍塌了下来。
蓝羽军踏着城墙的废墟汹涌而入,歌舒蓝率领的苏克罗军队也蜂拥而入,毛利伯格率领的盎格斯人也到城里面去趁火打劫,日照城的枪炮声整整持续了一天两夜,最终慢慢的平息了下来。
6月14日傍晚,蓝羽军和苏克罗军队联合宣布,正式收复日照城。自阿尔伯特陆军中将以下的一万多塔林军队官兵被打死打伤八千余人,被俘虏六千余人。俘虏全部被枪决,以作为他们对苏克罗人民所作出的侵害所付出的代价,那些背叛祖国助纣为虐的苏克罗人也被歌舒蓝下令全部斩首示众。
日照城的光复巨大的打击了塔林军队的气焰,苏克罗人再次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兴奋,他们将蓝羽军战士当作了上天派来的使者,用一切尽可能美妙的语言来赞美他们,不过,对于苏克罗人的感谢和奉承,杨夙枫只是淡淡地回应了几句,就开始关起门来做功课了,他还要恶补更多的有关海战方面的知识。
天元1728年6月16日中午,弗莱彻率领蓝羽军海军第二舰队护送沈凌云率领的海军陆战队前往塔林王国首都多比让,在圣马洛附近的亚丁海海面上遭受到伊梦国海军主力舰队的攻击,弗莱彻舰队奋起反击,在附近海面游弋的克里克兰舰队也加入战团,双方爆发了第一次大规模的海战,揭开了蓝羽军正式争霸海洋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