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上,官员们谈笑着今日所见的新鲜景象,纷纷恭送王爷和相爷离开,他们的神态是很轻松的,就连这些大臣们,许多也还不知道京城粮草到底窘迫到了什么境地,正因如此,他们才更以为此番赵德昭封王、巡狩,是官家向文武百官传达了一个立储的信号,已经有人在暗暗策划“上表请立太子了,对于缺粮这个实质性的危机,他们反而浑然不觉。
待晋王和相爷相继上轿离开,众官员们这才纷纷起轿离开,望着大船渐行远去,柳朵儿、雪玉双娇等红牌姑娘们也纷纷登轿上辇,带着自己的人潮水般向外退去。
开封府衙就在汴河边上,从码头往西走,过了角楼桥,进入西角楼大街第一幢宫城般的宏伟建筑就是。一八抬大轿行在巷路上,堪堪要到桥头的时候,斜刺里突地冲出一个人来,石,哎呀”一声,一下子撞在了那八抬大轿上。
这是一位青衣布衫的姑娘,她从一条巷弄里跑出来对,恰好大轿来到巷口,那姑娘奔势甚急,立足不定,一跤便扑到了大轿上,亏得那大轿是八人抬的,轿子沉重,八人抬的也稳当,被她一扑只是剧烈地一晃,不曾把轿子颠个底朝天。
轿中坐的正是赵光义,他在轿中正蹙眉沉思,思索一旦魏王不能成功运粮回来,如何应付开封残局,正思忖的功夫,轿子忽然剧烈地一晃,赵光义不由自主向右一歪,肩头撞上了车壁。他此刻是戴着官帽的,那帽翅一边足有一尺五六长短,吃这一撞,帽翅在轿壁上一,竟然折弯了。
“真是岂有此理,这是怎么抬的轿子?”赵光义火冒三丈,一甩轿窜儿便冲了出去。
“大胆女子,竟敢冲撞大人!”两边的护卫衙役一见大人恼了“岚忙狐假虎威地围上来。
“哎呀呀,对不住,对不住,小女子走得莽撞,这位大叔莫要见怪!”唐焰焰一瞧轿子里走出的这人当有三四十岁年纪,方面大耳,肤色微黑,体态略显肥胖,长得倒还周正,只是头上的官帽儿歪了,左边的帽翅是平的,右边的帽翅却诡异地向上翘起,配着他那吹胡子瞪眼睛的模样十分好笑,忍不住“噗哧”一笑,便向他作揖道歉。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这少女宜喜宜嗅,长相甜美,又是这般笑脸迎人,打躬作揖的,赵光义怔了怔,怒气便消了,他摆摆手,制止了冲上来的护卫,端起大叔架子训斥道:“一个女孩儿家,得相,坐有坐相,你看你这丫头……”
“,大叔教儿的是,请问大叔啊,汴河码头在哪一边呀?”
“呃?哦,那边…………”赵光义下意识地向后一指。
唐焰焰大喜,忙忙又向他拜了拜道:“多谢大叔啦,小女子告辞。
她抬腿便向那些官差衙役们冲去,伸手拨拉道:“喂喂喂,借光借光,闪开些啊,真是没有眼力件儿的。”
那些侍卫衙差们不见赵光义指示,只好任她把自己搡到一边去,唐焰焰提起裙裾,拔足便跑。赵光义望着她的背影,把帽翅一直一弯的官帽一摇,叹息道: “也不知这是谁家的野丫头,实在是有些欠缺家教,唉……,来人呐,起轿,回衙!”
河边,一艘小船。
船,只是相对于那些往来于汴河上的运货舱舟而言,这船前舱、中舱、后舱俱全,船上有桅杆船帆、舵手桨手,也是一艘跑长途的船。一位羽巾白袍,面如美玉的翩翩公子,带着两个身材魁梧、头戴斗笠的彪形大汉登上船去。
那公子走到船头,向远处眺望一眼,唇角一抿,笑眼微弯,似笑非笑的有种难以言喻的调皮,却又透着智珠在握的得意。她把折扇一张,轻轻拂动,吩咐道:“开船,不远不近的极着他们。”
“是!”一个大汉恭应一声,立即向船老大下达了命令,早已整装待发的船儿立刻驶离了码头,向南行去。
“我去舱中歇息,他们行,咱们也行,他们止,咱们也止,只跟着,不要惹出事端来。”那公子扭头吩咐道。
“遵命,属下晓得了,小……公子尽管放心。”那汉子微微抬起头来,习惯性地扶了一把竹笠,竹笠下一双重眉,双目有神,正是张十三。
书生走进船舱,船只离开码头向前驶去的时候,码头上面一辆车轿中堪堪走出一个青衣童子,身后跟着一个梳双丫髻的美貌侍女。那童子身材娇小,看年纪不过十二三岁模样,粉妆玉琢,若是他换了女装,真不知要迷死多少男人。
这青衣小童脚步轻快,直向堤下一艘静静停泊在那儿的船儿行去,那美貌侍女侧提着A个书匣紧紧跟在他的后面,到了河边,船上搭过一条踏板来,那美貌小童一提袍襟正要登船,在码头上向船工问清钦差官船已去,这艘被人租走的船儿也是往江淮行去的唐焰焰便急急赶过来,扬声喊道:“喂,小兄弟,你这船儿可是往江淮去的?”
船头小童闻声回头,阳光映着他的脸蛋,唇红齿白,清而秀,媚而柔,竟是一个佳色稀见的翩翩少年,唐焰焰虽是心急如焚的时候,见了这样令女人都要生妒的美貌少年,也不由得惊叹一声:“好俊俏的小哥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