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此人在宗教信仰上并无定见,不过随政治需要的变化而改变。
却图汗占据青海后,开始觊觎西藏。他邀在同皇太极的争斗中败北率残部西走的察哈尔部林丹汗来青海,共图西藏。林丹汗在前往青海的途中病卒,使却图汗争取同盟力量的图谋未果,但他仍没有放弃对西藏的野心,崇祯六年六、七月间,他的兵力已达到藏北边境,击败了霍尔上部等,对整个西藏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应当指出的是,此时的却图汗虽然在青海大肆迫害格鲁派,但还未与藏巴汗和噶玛噶居派结成同盟,而且以后的种种迹象表明,在西藏的格鲁派上层中的一些人,还同他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却图汗的兵锋所及,对藏巴汗和格鲁派双方都带来了危机。共同的利益使敌对的双方暂时联合起来,抵御外辱。藏巴汗在召集十三万户的军队,准备与之对抗的同时,派人指示四世班禅和强佐索南饶丹前往蒙古军驻地进行调解。这一危机最终在四世班禅和索南饶丹的出面调停下化解,喀尔喀蒙古人退回故地,后藏军队各自解散。
哲布尊丹巴思忖再三,还是出声劝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们漠北三部中却图汗部野性犹存,因为一直在西北方向,那边山脉众多,牧场崎岖,生活艰难,所以困苦之下,牧人野性犹存,论起实力,其实不在任何一个汗部之下,甚至犹在其上。”
却图汗部能占据青海,又一直打到拉萨,虽然藏巴汗等部都是废材,不过也还是证明了这些漠西北的蒙古人还是比较凶悍的,也怪不得却图汗部能在青海占住脚,把土默特的套部打的灰头土脸,现在看来,漠北的这些鞑子可能保留着相当的野蛮血性,不是漠南的那些废物能比的。
对哲布尊丹巴的话张瀚不置可否,只是微笑以应。
见张瀚如此,众蒙古喇嘛不好说什么,只能将话题扯到别处。
和记商团兵的驻防,日常补给,目前为止当然都依靠自己,不过蒙古高层也明白,既然臣服就得有个臣服的样子,这些议题自己不提,等和记提出来的时候,效果就不同了。
另外就是日常的沟通,双方高层见面的礼仪等等,还有各部牧场的转换,是按以前的规矩由蒙古人自己决定,甚至用小规模的摩擦和战争来确定归属,还是由和记来决断,这些事情,也是由喇嘛们主动提了出来。
“漠北这边,只要按市价卖给我们牛羊和马匹就可以。”张瀚沉吟着道:“我们和记要你们供应补给就算是抽税了,暂时还说不上这个。但我要有言在先,如果时间推移,局势到了可以抽税的地步时,那时可不要抱怨我们和记背信弃义,说话不算。”
众喇嘛毫无表情,不过从呼吸来看,算是都松了口气。
将来的事是将来再说,现在臣服是肯定臣服的,和记的人能大摇大摆的出现在漠北,一路把官道修到库伦和北侧的买卖城,这就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