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嗓子真能治好?”我僵着脖子,一动不敢动,拿着笔在一旁的桌上写着。
毗湿瞟了一眼我因为不便而写得歪歪扭扭的字,面无表
地默了半响后,摇
,“不知。”
我一听他这话,顿时气得嘴都歪了,直想把笔往他脸上戳去!
既然不知道,那当初在多摩面前一副信誓旦旦能治好我的样子又是什幺意思?
而且还一天三顿地往我脖子上扎针,这是好玩吗?!
他见我眦目欲裂,脸都要扭曲了,认真地思索一番后,再道:“不过,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我朝他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立马写到,“取了!反正也不会在这里呆太久。”
只见他皱了皱眉,致却板正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可称之为可惜的色,“
道称这为针灸,是一门术。”
我听了快要晕倒,敢他是在研究针灸,正好拿我这个活老鼠来试验?
我连忙奋笔疾书,“针灸讲究位下针,你这样
扎一通有毛用!”
“位?你懂针灸?”顿时,他眼眸放光,但又目露疑惑,“毛?”
“针灸不是这样扎的,你快给我取下来!”
毗湿连忙点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扎满我脖子的银针一一取下。
我摸着脖子,感到一阵后怕,这个蒙古大夫,幸好扎得并不,不然在这脖颈之处,搞不好我就被扎
动脉一命呜呼!
没想到他这般不靠谱,我疑惑地看着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认错了——
“在中医看来,的身体内有许多经络连接着五脏六腑,而
位则在经络之上,当身体出现不适的时候,可刺激
位调养经络以达治病祛疾的目的,而针灸就是通过下针的方法来刺激
位。”
我耐心地写着,给这断章取义、瞎蒙造的主详解中医的伟大。
当然,我对中医并没有进行过什幺专业学习和研究,和他说的都是我曾经所知的一些常识,也许还有错。
“那位又在哪里?”他虚心开
,眼熠熠,和平时面无表
的木讷模样截然不同。
“有几百个
位,从
顶到脚底,全身上下到处都是,我怎幺记得清?总之,不是像你刚才那样
扎一通,针灸之术连下针的手法都有不同的讲究!”
我赶紧再写,只想断了他求知的欲望。
他本来采奕奕的脸,瞬间就黯淡了下来,拿着手上的银针,低下了,色落寞。
见他这副模样,我突然有些心软,犹豫了一下,又拿起一张新的纸,在上面画了一个体的
廓。</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