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我们走!”
郑宜看清了李寿的真面目,明白他根本不是自己想象的端方清贵,也就绝了嫁给他的心思。
哼,好好的世家子却硬要跟寒门土鳖混到一起,真真是自甘下贱。
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
郑宜高昂着头颅,长长的脖颈宛如骄傲的天鹅。
“好,咱们走!”王旻一听女儿这话,便知道她对李寿没了绮念,心下不由得高兴。
太好了,回去就给女儿相看人家。
至于得罪了阿兄阿嫂什么的,王旻并不担心,等回头她抽空回趟娘家,跟阿娘哭诉一番,阿娘自会帮她料理一切。
阿兄再不羁,也不会忤逆尊长!
就这样,王旻母女昂头挺胸的离开了公主府,仿佛凯旋的英雄!
“阿姊,表姐今天怎么怪怪的?”不会真得了什么病?整个人都糊涂了?
王嫮到底年幼,呆呆的看着姑母和表姐离去,然后凑到姐姐身边咬耳朵。
她的声音不高,但堂内很安静,耳朵尖的唐宓还是听了进去。
唐宓飞快的将郑宜今日的言行仔细回想了一番,而后皱眉对李寿道:“这位郑家表妹,似乎有点问题啊!”一言一行都太刻意了,明显有表演的成分。
李寿又给唐宓夹了一块鱼肉,没头没脑的说了一句:“阿舅欲重修《氏族志》……”
第324章深刻的教训
大梁开创不足三十年,按理说,还无需重修《氏族志》。
但一场庚辰之乱,京中不知多少世家被族诛,又有不少家族的子弟受牵连被褫夺官职,家族也呈现出了颓势。
何谓世家?
世卿世禄之家。
这就是说,想要成为世家,不只这一代要做官,而是祖上好几代,代代都要做公卿、拜宰相。
而衰败也不是十几二十年就能下结论的。
但一个家族,连个当官的人都没有,你也好意思称世家?
即便不能清除出世家行列,也要降等!
而某些前朝就开始崛起的家族,比如皇族郑氏,累积至今,家族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堪堪能迈入世家的行列。
所以,圣人认为,大梁有必要重修《氏族志》!
修订《氏族志》,与世家而言,不啻于一场有争斗的盛宴。
为了自家能有个好的排名,各个世家都会使出浑身解数。因为这不只是一个排位,而是关乎整个家族未来是否能继续保有高贵地位的命运之战!
可,这关郑宜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什么事儿?
别说,还真有关系。
唐宓恍然,继续跟李寿咬耳朵,“她想以咱们为阶梯,博得令名?”
也是,人家郑家小娘子不是一般人啊。
当年能借着跟杨家的口头婚约,来了个“守节”,硬是在名媛如云的京城打响了自己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