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能感觉到,别人对他的尊重中混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
七月的广州,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闷热。我的生活表面如常,却在内心深处
悄然发生着变化。那些原本让我感到安逸的日常,现在却像是一个透明的牢笼,
让我看得到外面的世界,却触碰不到。
「真想找个人倾诉,」她在一篇深夜更新中写道,「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
星哥走之前,我们谈过未来。他说等南方的事情稳定了就接我过去,让我带着孩
子一起。可我该怎么跟家里人解释?怎么跟孩子解释?更可怕的是,我居然认真
考虑过这个提议。我到底是怎么了?难不成真的要离婚了吗?」
看着这些文字,我不禁思考自己的婚姻。我和老婆之间是否也有这样的鸿沟?
我们是否也因为习惯了彼此的存在,而忘记了当初相爱的感觉?这些无解的问题,
总在深夜时分让我感到煎熬。
「星哥有时候也会陪我做爱做的事。也不知道为什么,看他平常没怎么锻炼,
怎么就这么好精力。有一回咱两去爬山,下午回到车里,闻着他的味道,我感觉
自己喉咙发干,心跳莫名加速,下边也开始湿了。我跟他说我想要了,他转头看
我,带着戏谑的笑意,很man地把我抱到后座去,车厢里很热,皮革座椅黏着
我的皮肤。他扯掉我的衣服,咬着我的乳头,手指直接插进我湿透的地方。他那
根肉棒w?ww.lt?xsba.m`e硬得发烫,他抓住我的腰,猛地挺进来,我感觉自己被撑满,热得发烫的
肉棒w?ww.lt?xsba.m`e直顶到深处,撞得我头晕目眩。事后衣服散得到处都是,后座乱成一团。幸
亏那天停车的地方附近没人,星哥说我叫得让他都怕会被人围观,而且回来以后
还得送去洗车。」
老师在第五次课上的提醒如同一盆冷水:「学习心理咨询的知识是一件好事,
但各位请记住,业余爱好者和专业人士有着本质区别。就像学了点急救知识不等
于可以做手术一样,了解一些心理学理论不等于可以给他人做咨询。>[email protected]</>」
他分享的故事在我心中激起一阵涟漪:「我有个朋友,看了几本心理学书籍
后,觉得自己洞悉了人性,开始给身边朋友『分析』,结果把一段原本可以修复
的友谊彻底搞砸了。知道自己的界限,比知道理论知识更重要。」
这个警告让我有些不安,但就像所有警告一样,它很快被我内心的声音淹没
——我就默默地窥屏,我并没有干涉任何人的生活。
又过了段时间,「逗比」发布了一篇关于星哥离开的内容:
「前阵子严查开始前,他就提前得到了风声。那段时间他看起来若无其事,
却在悄悄安排一切。我知道他要走,却不知道具体原因。直到他离开后,我才从
留下的那些朋友口中得知真相—有几个合作伙伴已经被抓了,办公室也被查封。
汽车是挂在其他人名下的,他留下来给我了,但我想要的又不是车子。」
八月初,「逗比」的更新变得断断续续。有时会写一些醉酒后的感悟,字句
间透露出深深的失落和迷茫:
「今天又喝多了,不知道第几次了。酒精真是个好东西,能让人暂时忘记现
实有多烂。星哥终于联系我了,说他在南方一切安好,让我别惦记他,也别联系
他。我问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说短时间内不可能了,让我好好照顾自己。」
「我在想,」她写道,「如果当初我没有犹豫,如果我听从内心的声音,跟
老公提出离婚,现在是不是就能和星哥在一起了?我们可能已经在南方的某个城
市安家,开始新的生活。可我并没有,结果什么都没等到。这大概就是命运对优
柔寡断的惩罚吧。」
这是她八月中旬的最后一篇更新。之后,她的账号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就
像一盏突然熄灭的灯,留下一片令人不安的黑暗。
九月初,心理课进入了「危机干预」的专题。老师的声音变得更加沉稳:
「有时候人会陷入极端情绪中无法自拔,比如强烈的愤怒、抑郁或绝望。这种情
况下,传统的咨询方法可能不够,需要更直接的干预。」
他举了个例子:「一位女士因为丈夫出轨而极度愤怒,在咨询中表达了想要
伤害对方的冲动。这时咨询师的责任不仅是倾听和理解,还包括确保她不会真的
采取极端行为,必要时甚至需要联系其他资源介入。」
听着这些话,我不禁想到「逗比」的近况。她那醉酒后的文字中是否也隐藏
着某种危险的信号?她老公清楚吗?还有其他人可以让她依靠吗?可是,我操这
个心来干嘛呢?我告诉自己,继续刷新着她的页面,静静地看连载就好了。
豆瓣上的其他读者也开始各种猜测:
「楼主去哪了?好久没更新了。」
「该不会是被家里人或者朋友发现,社死了吧?」
「猜测一下,星哥的小弟找她麻烦了?」
「也许只是换平台了呢?」
这些猜测像是一面面镜子,反射出读者们各自的担忧和期待。而我,也开始
怀疑这一切的真实性。也许「她」只是一个马甲,由某个善于讲故事的写手创造
出来,专门用来吸引像我这样的读者。这种三观如此不同的故事,放在现实生活
中是否真的存在?
我的指尖在键盘上游移,最终在她最后一篇更新下留言:「希望逗比君安好,
期待下次更新。如果这是个钓鱼的马甲,那我得说,你钓得很成功,下次别再钓
了。」
发完这条评论,我关上电脑,窗外的夜色如墨,房间里只有电子设备的指示
灯闪烁。一种难以名状的空虚感涌上心头,仿佛刚刚完成了一场漫长的告别,却
不知道自己在告别什么。
十月的广州,空气中终于有了一丝凉意。心理课已经进入实践环节,老师让
我们分组讨论案例。教室里的灯光温暖而柔和,映照着每个人专注的面孔。
「先别急着给出结论,」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试着理解当事人为什么会
有这样的行为。不是为了给他们开脱,而是真正理解问题的根源。」
在一次讨论中,有学员提出了一个让我心头一震的问题:「如果来访者描述
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是不道德的,该怎么办?」
我记得老师当时的回答大概是这样的:「咨询师不是法官或警察,我们不是
来评判对错的。我们的工作是理解和帮助,让来访者自己意识到问题并做出改变。
当然,如果涉及违法或伤害他人的行为,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有些情况下我们有
举报的责任和义务。」
这让我想起「逗比」描述的婚外情,以及星哥那些游走在法律边缘的行为。
如果她是我的来访者,我该如何处理这些信息?我又多了一个无解的问题。
课程进入尾声的这段时间,我每天仍会习惯性地打开豆瓣,查看她的帖子有
无更新,然后再冲刷一遍,幻想一下车内当时的光景。这个习惯已经融入我的日
常,像是睡前刷牙一样自然而不需思考。电脑屏幕的蓝光在夜晚格外刺眼,映照
在我疲惫的脸上,而我老婆早已习惯我这种「加班」的状态,不再过问。
我们的婚姻就像一条安静流淌的河流,没有惊涛骇浪,也缺少令人动容的漩
涡。这种平静曾是我向往的港湾,如今却让我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窒息。我不知
道,这种窒息感是否也存在于「逗比」的婚姻中,是否正是它推动她走向了星哥?
最后一堂心理咨询课上,老师留下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希望这门课给大
家带来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一种对他人内心世界的尊重和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
的故事,每个故事背后都有其独特的逻辑和情感。作为旁观者,我们可以不认同,
但应该试着理解。」
十月底的一个下午,秋老虎让天气变得炎热与抑郁。窗外的天空阴沉沉的,
像是覆盖了一层厚重的灰布。我百无聊赖地打开豆瓣,不抱任何期望地刷新「逗
比」的帖子。
屏幕刷新,一条新的回复突然映入眼帘:
「抱歉让大家
久等了,最近有点事情需要处理。谢谢关心,我很好。@刘子
骥:不是钓鱼,只要你相信,那就是真事。只是最近真的很低落,所以停更了。」
我的心跳骤然加速,她不仅更新了,还记得我的id并点名回复。
我的手指在键盘上停留许久,删了又写,写了又删,最终回复:「欢迎回来,
你消失的这段时间让人挺担心的。如果不是钓鱼,那你的生活可真是……丰富多
彩。」
这句话表面上平淡,却隐含着我无法言说的复杂心情——既担心她的处境,
又对她的回归感到莫名的欣喜,还有一丝对这种欣喜的自我怀疑。
下班后,我回到家中料理着快手菜,饭后一边刷碗一边应付着老婆关于工作
的问询。客厅只开着一盏落地灯,电视里播放着无关紧要的综艺节目,一切都那
么熟悉,那么日常,却让我有种莫名的疏离感,仿佛我只是这个家庭的工具人。
老婆早早睡了,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电视的声音调至最低,手机屏幕的光
在黑暗中格外醒目。我不断刷新豆瓣页面,希望看到「逗比」的新动态。
晚上十点多,手机突然震动,是豆瓣的私信提醒:「方便加个微信吗?最近
心情不太好,想找人聊聊天。」
我的呼吸几乎停滞,心跳声在寂静的客厅中异常清晰。这种感觉既陌生又熟
悉,像是许多年前第一次收到暗恋女孩的纸条,那种混合着期待、紧张和一丝罪
恶感的复杂情绪。
理智告诉我应该拒绝,这样的联系可能会打破我平静但空洞的生活,可能会
越过我不应越过的界限。但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声音却在低语:没关系的,你还是
那个隔着屏幕窥屏的人,只是从帖子变成私聊罢了。
我的手指像是有自己的意志,快速地输入了微信号。老师在课上说过的话在
脑海中回响:「界限感就像防护栏,不是限制你自由,而是保护你不掉下悬崖。」
但此刻,悬崖下的深渊对我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让我不顾一切地想要一探究竟。
很快,一个陌生号码添加了我。头像是一朵白色的花,名字叫「christine。」
我通过验证,心跳如雷,仿佛正站在人生的某个重要转折点上,即将做出一
个无法挽回的决定。
「你好,我是豆瓣上的『逗比』。谢谢你这么久还记得我。」
看着这行字,一种复杂的情绪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好奇、期待、还有一丝不
易察觉的背德感,这些情绪交织在一起,像是暗夜中的星辰,微弱却明确地存在
着。
「不客气,你的故事太独特了,看过以后根本忘不了,」我回复道,努力保
持语气平静,「最近怎么样?」
「不太好,感觉生活一团糟。」她的消息带动了我的情绪,「一直在找人倾
诉,但身边的人都不懂。」
「额……我也不一定懂,但我可以做个听众。」我诚实地回答,并没有意识
到自己正在走上一条不归路。
她说:「谢谢你愿意听我胡言乱语。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困在一个笼子里,
周围的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让人窒息。」
这句话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心中那个无法言说的感受。同样的困境,同
样的窒息,只是我选择了沉默和忍受,而她选择了挣扎和寻求。
「听起来你感到很困扰,像是找不到出路,」我回复道,手指在黑暗中轻轻
敲击着屏幕,「这种感觉一定很不好受。」
「是啊,」她的回复很快,「从小到大,好像都是按照别人的期望在活。结
婚、生娃、当个好老婆好妈妈……这些都是理所应当的。但遇到星哥后,我第一
次感到自己的想法,而不只是一个角色。现在他走了,我又要回到那个笼子里,
可我觉得已经回不去了。」
这种感觉我太懂了——当你曾经见过更广阔的世界,再回到原本的小天地,
就会发现它变得如此狭窄,如此令人窒息。虽然我从未真正打破过自己生活的框
架,但通过她的文字,我仿佛也体验了一次出走、一次背叛、一次禁忌。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落在地板上,形成一道细长的银线。房间里很
安静,只有时钟的滴答声和偶尔的键盘敲击声。老婆在卧室熟睡,而我坐在客厅
的黑暗中,与一个素未谋面的女人交换着最私密的想法。
「你好像挺懂这些心理问题的?」她突然聊到了其他话题。
「其实我只是最近在上一个心理咨询的培训课,学了一些皮毛知识而已,」
我回答,「但我觉得能理解你的感受。」
「那你为什么对我的故事这么感兴趣?」她直接问道,「我知道大多数人要
么说我不要脸,要么就是猎奇的态度。」
这个问题让我停顿了很久。为什么呢?是因为好奇心?是因为对禁忌的向往?
还是因为在她的故事中看到了某种可能性——一种我从未敢于追求但内心深处渴
望的可能性?
「可能因为我觉得你这个时候需要有人帮助,」我最终诚实地回答,「你敢
于追求自己想要的,不管别人怎么看,这是我做不到的。」
这个回答似乎触动了她。「你知道吗,」她说,「有时候我觉得咱俩挺投缘
的,好像很久以前就认识一样。」
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我却毫无睡意。这种深夜交心的体验既陌生又熟悉,
仿佛回到了大学时代,那时的我们常常在宿舍熄灯后聊到天明,分享最私密的想
法和梦想。只是这一次,我的倾诉对象是一个不知身处何方又素未谋面的人妻,
而我们交流的内容,是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从不会说出口的秘密。
心理课虽然已经结束,但它的影响依然存在。dsm-5鉴别诊断手册静静
地躺在我的书架上,铺上了薄薄的一层灰尘。
我抬头看向窗外,天空已经从深蓝变成了浅灰,一天即将开始。我该回到卧
室,假装一切如常,继续扮演那个尽职的丈夫和普通的上班族。但我清楚感觉到,
有什么东西已经悄然改变,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已经打开了一条缝隙,而我,
正在犹豫要不要推开它,走进那个充满诱惑和危险的迷宫。
人心犹如混沌心海,我那点浅薄的心理学知识,不过是在海面上航行的小船。
而我,正缓缓驶向那片更深、更暗的海域,在思索着前方等待我的将是宝藏还是
风暴,是新生还是沉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