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更多小说 Ltxsfb.com”
孔子培养新君子,重在三教,始于诗教,立于礼教,成于乐教。”兴”是开始,”立”是中间,”成”是结束。这三条,彼此相关。当时,礼仪场合,有赋诗之风,不学诗,就没法在这种场合讲话,诗是用之于礼,和礼分不开。礼,侧重仪容和举止,一举一动,要合乎君子风度,当然很重要,但礼和乐也分不开。古代宫廷,很多仪式都有音乐伴奏,用以烘托气氛,庄严肃穆,令人改容易色,没有音乐,也宛如置身乐中,马上规矩起来,变得很有君子风度。诗有歌词,本来是用来唱的。只念不唱叫诵,配乐而唱叫歌。君子习礼,要先从背歌词开始,达到倒背如流,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参加各种仪式,善于借题发挥,引用这些诗。这样的诗,还不是完美的诗,完美的诗,一定要加上音乐,歌词以外,有器乐伴奏,配乐而唱,甚至手舞足蹈,唱起来,跳起来。诗歌诗歌,要落实于歌;礼乐礼乐,要落实于乐。
孔子酷爱音乐,他认为,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改变人性,莫过于音乐,故以乐教为最高层次。上课,总有乐器在旁。他的教育是一种美的教育。难怪孔子身边,总是弦歌之声,不绝于耳。(诗教、礼教和乐教)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郭店楚简《尊德义》:”民可使道之,而不可使知之。”与此相近。
”由之”,一般以为是用之的意思。这个词已见于《学而》1.12。《学而》1.12的”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由之”是指顺道而行,这里则是指按统治者的意志办事,叫干什么干什么。
统治者讲,不平等有合理性,主要是着眼于人类实际存在的不平等,如出身、财富、权势和道德,还有体力、智力和性别差异,特别是智力。当父母的往往认为,小孩懂屁事,用不着跟他讲大道理。当丈夫的往往认为,女人都是头发长,见识短,也是能哄就哄,用不着跟她讲大道理。古代统治者对他的子民,也往往作如是想——谁让他们没头脑。